首页 / 信息与资料

信息与资料

信息与资料 总144期 2019年第01期 汉中市图书馆2019年《两会服务》资料专辑(乡村振兴)

2019-03-02 汉中市图书馆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10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5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补齐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科学规划、分类施策,走出一条促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1、解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对“三农”工作的一个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顶层设计。中央已经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顶层设计,还要做好规划、区分重点,循序渐进加以推进。为此,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来五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就是依据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要求,把重要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和重大计划,明确实施步骤,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开好局、起好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同时,《规划》还对到本世纪中叶的乡村振兴目标,分两个阶段作了远景谋划。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余欣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务和原则要求,92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926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外发布,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对指导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规划设计是指导全工程的龙头,此次国家层面《规划》文件的出台为各地区各部门编制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性文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勇 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规划》是在落实这一部署的前提下,提出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应该说,这个《规划》是依据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阶段性安排和部署,它和1号文件有着一个区别,1号文件是全面的、总体的、全局性的部署,《规划》是围绕今后5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作出的具体安排。我们一共确定了22项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到2020年、2022年要实现的目标。同时还明确了82项重大工程、计划和任务,都是在这个阶段需要着力推进和加以实施的。《规划》也对远景目标作出了简要的描述,这都是完全按照1号文件的。具体来讲,《规划》就是要落实1号文件。同时,《规划》是个更具体的操作性方案,落实1号文件明确的原则和任务。对现阶段、今后5年内要做哪些事,加以具体安排,以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序、稳步地推进。同时,也能够使乡村振兴战略每个阶段都能够取得既定的成果,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按照中央的部署如期的实现。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余欣荣 《规划》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蓝图、总路线图。相信《规划》的发布实施,必将不断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农业农村部将与国家发改委一道,围绕《规划》部署要求,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努力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农民主动性积极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规划蓝图变为现实,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亮点透视:《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将着力解决乡村振兴“人、钱”难题,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促进乡村生活富裕。

1.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钱”难题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 韩长赋 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补上乡村建设发展的多年欠账,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调整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三农”比例的政策文件,推动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马晓河 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要推动两类人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一类是农业转移人口,围绕推进市民化“降门槛”,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另一类是乡村人才,既在“育”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也要在“引”上做文章,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余欣荣 五大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同时,产业振兴和其他方面的振兴,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这个基石,没有牢靠的人才基石和不断持续注入新动力,我们乡村振兴也难以实现。关于这个问题,《规划》里已作了全面叙述,就我们农业农村部来讲,具体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乡村振兴为一切有志于“三农”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亟需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今天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搞活人才的政策措施,让方方面面的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示才华。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农村进村入户,其中很多新的朋友都是这些年回到乡村的,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搞网络的、搞新媒体工作的,他们回到乡村,成为乡村的佼佼者,成为农民致富的引领人。第二句话,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创造更好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既要加快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等硬件条件,更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永久牌”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第三句话,乡村振兴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来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这方面规划里面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安排,各地也在按照中央规划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不同区域的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我相信,大家陆续会了解到这方面的政策。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勇 乡村振兴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推进。从现在的规划来讲,因为任务比较多,需要广泛筹集资金。除了政府之外,还有社会的资金。其实现在社会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很多企业都愿意投入和帮助农业农村,尤其是在扶贫方面。富裕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像广东,一个省对口帮扶的县的数量,和本省的县数差不多,大概是九十多个县。还有企业和城镇居民,都能够伸把手。现在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大灾的情况下,社会都积极踊跃地捐助。同时,农民也不能袖手旁观,也要出力。要共同努力把《规划》实施好、落实好。《规划》已经公布了,下一步就要具体分工。各省、市、县都要制定当地的规划或方案,因为省与省之间、省内部的差异也很大,财政的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总之要坚持一条,就是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既要实用、同时还要俭朴,不能搞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规划》里已经把这些原则和要求都提出来了,下一步要进一步实化、细化,去落实它。

2.重点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 黄汉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规划对此设置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等5个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未来一段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需要保持在6亿吨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20年达到60%2022年达到61.5%。未来5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农业劳动生产率——2020年增至每人4.7万元、2022年再增至5.5万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020年增至28亿人次,2022年再增至32亿人次。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 韩长赋 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余欣荣 《规划》围绕着乡村产业振兴提出了28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三个重大”,来动员和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把乡村产业发展好。重点在四个方面推动落实:一是坚定不移地夯实农业基础。牢固树立农业基础意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全力实现好总书记要求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中国人的碗里要装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中国人的粮食要用中国自己繁殖的先进品种,进一步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实更牢。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推进质量兴农。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正在加快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启动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完善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符合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组织形式,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是抓好产业融合。我们总结国际农业现代化的成功路子和不成功的路子,有个共同点,就是要在推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不仅要把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同时要制定诸多的政策,引导资源聚集到乡村发展、聚集到县域经济发展这个方向上来。不然的话,就容易出现城市兴旺繁荣了,农村衰败了。所以,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努力通过各种政策、各种措施,引导方方面面的力量,在继续推进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的要素导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平台上来,为乡村创造更多的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各方面人才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抓好特色产业,尤其是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区的发展。这一条我们将配合国家发改委,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以促进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勇 产业兴旺确实很重要,这其中还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规划》里也专门明确了,就是强化人才的支撑,因为戏好还得靠唱戏人。农村产业兴旺,最根本的是靠亿万农民群众,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有的地方现在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把那些见过世面的、经过历练的人才请回到家乡去,作为带头人,来推进乡村的产业发展。

4.小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应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中,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规划》已经为未来五年的振兴格局、重点任务、具体要求作出了详细部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而致远,还需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因地制宜编制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分步分类实施,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摘自:国研网  20181019 

  2、习近平要求乡村实现五个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全面振兴,是这一战略的方向和目标。全面振兴体现在哪些方面?近日,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要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乡村产业体系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要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要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要注重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下来,又留得住”。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三要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要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绿化”“美化”“规划”等措施,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让乡亲们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舒适环境中。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五要组织振兴。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上下用心,惟农是务。”新时代,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摘自: 人民网  2018716日)

 

 3、财政部出台财政系统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927日,财政部印发《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财办〔201834号,简称《意见》),对财政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全面工作安排。

《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准确把握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衔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扎实苦干实干,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

《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保障制度、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政策成效、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振兴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加快构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大力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乡村绿色发展、大力支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切实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管等15项政策内容,明确了具体任务措施和分工安排。

《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压实责任,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坚持绩效导向、加强管理,将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与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意见》要求财政部机关有关司局按照职能分工,不折不扣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求各地财政部门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制度,扎实推进本地区乡村振兴。(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2018929日)

 4、抓住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在“三农”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应充分认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从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生态改善、要素培优、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切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各项举措具有重大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数量规模型的现代化,而是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只有加快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导向转向高质量导向,以此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城乡融合,重点是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和生产力在城乡间的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农业农村对优质资源要素和城市发展成果的吸纳能力,从而更好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藩篱,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助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迫切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需生产更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和效益,汇聚更多更优质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来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品质提升、效益增长、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对此,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生态改善、要素培优、制度创新等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供应高质量农产品,有效提升供给水平。农产品的高质量主要体现为高品质和高安全性两个方面。要提高农产品品质,以更好的品质、品相,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味觉、视觉等体验;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控制动植物病害、减少化学物质残留、严禁添加非法成分等方面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注入文化、健康、生态等要素,生产出被市场认可、与需求层次提升相适应的高质量农产品。

应该看到,高质量的农产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应坚持标准先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让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信誉、信用和市场号召力,倒逼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切实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现代技术手段。

二是发展高质量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迅速发展,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突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点。一方面要做好“串联”,即延长产业链,推动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发展与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加快信息技术、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应用与渗透,以产业链提升推动价值链升级。另一方面要做好“并联”,即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整合。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趋势明显,农业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领域正在快速拓展,这为发展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来发展空间。而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正是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载体,改变了传统农业只有最终产品才面向市场的旧格局,使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与市场结合,成为卖点,产生收益。引导、支持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能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三是打造高质量生态,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重新定义农业与山水林田湖的生态关系,推进绿色发展,打造高质量农业农村生态,是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效率变革。要做好“减法”,扭转粗放使用和过度利用农业生态资源的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同时适当降低耕地、牧场、草地、水资源等稀缺资源的使用强度,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高利用效率、改善资源质量,让长期过度利用的农业生态资源休养生息。要做好“加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利用先进生化技术,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畜禽排泄物和培养基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在通过技术工程措施修复和保护农业农村生态资源的同时,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推进高质量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强化法律约束、实施经济激励,以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正确预期,培育全社会对发展高质量农业农村生态的价值导向。

四是聚集高质量要素,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素质量和结构,是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土地、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支撑,更需要人力资本、管理、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的投入。

在这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本是最关键的要素。要处理好乡村人才走出去、留下来、引进来的关系,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居乐业的同时,更好留住想为家乡作贡献的人才,以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吸引城镇人才到乡村干事创业。只有打通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才能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通道,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聚集更多高质量要素。

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要素。2018年一号文件要求,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应该看到,更好促进资本服务“三农”,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必要之举。

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完备,下一步主要是在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等方面抓深化、抓落实,强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使土地经营权依法可流转、受保护、能抵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资源产权,形成权责明确的资源产权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应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以理顺农产品比价关系为导向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保护和修护生态为导向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以现代农业发展保障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作者:王赞新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研究基地)(摘自:经济日报  20181025日)

 5、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要切实行动起来,下好这盘大棋。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是指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局和长远,意义重大。总的来讲,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需要重点解决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也即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最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乡村发展的滞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事关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事关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如何下好这盘大棋,产业兴旺是基础,是重点。这里的产业兴旺,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对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从全国范围来讲,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乡村产业兴旺,应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这一点在认识上应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乡村振兴这盘大棋的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决定了我国的乡村振兴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

体现乡村振兴的中国特色,就必须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一是要坚定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体现在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乡村振兴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要充分考虑中国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城乡结构等特点,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好乡村资源的配置方式。

要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还要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质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努力实现乡村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和谐共进,形成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要努力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和谐发展。(作者:宋圭武,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来源:光明日报 2018 823日)

6、四川省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启动培训会举行

1026日,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启动培训会在成都举行。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会议明确,将规划实施成效纳入各试点地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严格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管全局、又管长远,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必不可少。此前,我省已确定崇州市、富顺县等22个县(市、区)和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自贡市自流井区漆树乡等30个乡(镇)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

会议强调,各试点地区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时,要与《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试行办法》衔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核心内容进行规划部署,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编制规划时对乡镇、村庄未来的发展定位和人口流动趋势作出判断。要在生态环境容量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将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各类规划进行衔接,实现“一张蓝图”管控到底。要突出村落特色,保持乡土风情,防止把城市建设的做法照搬照抄到农村。要充分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干部、“土专家”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会议要求,各试点地区必须坚决维护规划权威,将其纳入县乡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由县乡人大代表监督执行;加强规划实施督促检查,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保规划实现预期效果。

会上,来自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对乡村振兴规划作了专题培训。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出席会议并讲话。(记者侯冲)(摘自:四川日报 20181027日)

来源:陕西省图书馆

7、话说“廉洁”廉政微小说:误会!

呦,已经快11点了。时间过得真快,上午一直蹲守在值班室,接了10几个报警,感觉整个人都要僵掉了,站起身伸了一下胳膊。这时一对夫妻模样的中年人满脸急切地来到值班窗口前。我赶忙又坐下,重新翻了一页报警记录薄问:你好,请问有什么事?

  对方欲言又止,我连问了两遍才大致弄清了他们的来意。原来,这对江西籍夫妇在浙江某地打工,丈夫老刘前一天下午得知他们的独生子在厦门翔安马巷被警察抓走了,夫妻俩连夜从浙江乘坐长途大巴车赶到厦门,想来打探一下情况,顺便给儿子送些换洗衣服和日用品。

  我核实了老刘的身份,在系统里查询到老刘刚满20岁的儿子小刘因为寻衅滋事已被警方刑拘,把大致情况告知了老刘夫妇,同时也告知他们警方已按程序向其老家邮寄了拘留通知书,如果需要送衣服,可以到看守所咨询。

  话刚说完,小刘母亲已经满脸泪水,嘴唇翕动着,半晌问了我一句:我儿子这件事情大不大?

  我想了想答道:他这事儿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建议你去找律师咨询一下。

  听完我这句话,夫妻俩相互对望了一眼,转身默默离开了。

  转眼到了中午时分,值班室大厅里突然安静了许多,我继续在电脑前忙碌着,还要应付桌上3部此起彼伏响起的电话,忙!是民警每天的主题词。

  正在忙碌中,突然发现老刘夫妇又回来了,我连忙起身迎向他们:怎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老刘径直走向我,感觉他把身子都探进了窗口,变魔术似的拿出一个塑料袋丢到值班台上:警察同志,你刚才不是说我儿子的事情可大可小吗,你就帮帮忙吧。说完,两人转身快步走出大厅。

  我顿时啼笑皆非,抓起塑料袋就追了出去,很快就在派出所大门外追上了他们。我扳过老刘身子,把塑料袋塞进他手里。老刘扭身推脱着:就两条烟而已,你留着抽吧。

  坐在这小小值班室好几年了,经历过无数次或喜或悲的场景,唯独老刘这个塑料袋让我无所适从。我理了理头绪,字斟句酌地告诉他:老刘,孩子涉嫌犯罪的事情没有人能帮得了他。我说的大事,是因为孩子可能会受到法律惩罚;我说的小事,是想让你们不要太担心,对孩子来说这是教训,今后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刻,老刘夫妇已无话可说,本来就有些木讷的老刘拉着我的手,有些惭愧地说:谢谢你说的这些话,对不起,我真的是误会了。

汉中市图书馆网址:http://hanzhong.sxplsc.org.cn欢迎大家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