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与资料

信息与资料

信息与资料 总150期 2019年第07期 汉中市图书馆2019年《两会服务》资料专辑(自媒体管理)

2019-03-02 汉中市图书馆

【编者按】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乱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目前,已依法依规全网处置“紫竹张先生”“万能福利吧”“野史秘闻”“深夜视频”等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

《焦点访谈》前不久曾总结自媒体六大乱象:低俗色情、标题党、谣言、黑公关、花钱购买阅读量、伪原创。一系列案例也显示,近年来,不少自媒体对议题价值的判断、操弄,以“吸粉”最大化为目的,热衷发布不实、不良、不雅信息,极端挖掘“星腥性”内容。当前,社会正处矛盾多发、利益多元、观点多面的阶段,最关键的就是凝聚共识。但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自媒体,不断利用社会热点敏感事件,甚至虚构事件来割裂情感、制造对立。

“只有当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目前来看,自媒体乱象已经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很多平台相继推出整肃举措,然而在处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对号不对人”现象,这导致一些自媒体从业者“换个马甲再出山”。而且在相关处理中,平台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自媒体已经成为庞大的产业,但从业规则却并不成熟。有些从业者缺乏自律,有些平台缺乏社会责任,有些监管措施也尚未到位。监管乏力是自媒体乱象屡屡不绝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相继出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性文件,将自媒体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此次又提出,将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用新办法、新举措管理新业态、解决新问题,对自媒体账号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形成依法严格管理自媒体的工作常态。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维护网络传播秩序,为网络空间长远健康发展筑牢治理根基。

    一、公众号的罗曼蒂克兴衰史

2017年,自媒体行业大环境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关于自媒体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

第一波地震发生在六月份,61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试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67日,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风行工作室等八卦类帐号被封,微博、今日头条、腾讯被约谈;68日,@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微信公众号被封;620日,《二龙湖浩哥》等40多部网大被下架;622日,广电总局要求新浪微博、A站等关停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进行全面整改。这次地震直接波及头部大号,连公众号之王@咪蒙 也被禁言。

8月,自媒体营销大号@酷玩实验室 遭到百度的起诉,要求其立即删除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发布的侵权内容,并以公开、书面的形式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同时索赔因侵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1500万元。该新闻在圈内引发极大的争议,但舆论几乎一边倒向百度,认为@酷玩实验室的小编太自以为是,乱用话语权。

11月,因为被相关媒体挖出此前的视频存在侮辱英烈董存瑞问题,估值40个亿的知名IP自媒体节目《暴走大事件》从优酷上全线下架,主持人王尼玛发微博表示节目需要“进行整改”,暂时停更。这个事件持续到第二年五月,以“暴走漫画”联合创始人带领团队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向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和公开道歉结束。

在此期间,拥有上千万粉丝的@二更食堂 因为发布了不尊重被司机杀害的空姐而引起网络哗然,最后被迫永久关闭。另一个网红大号@ayawawa 因为在线下的活动中发表了对慰安妇不当的言论,引起极大的众怒,最后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由于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对ayawawa账号进行禁言禁关注6个月处理,其公众号也跟随着停更。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北京市网信办等相关部门责令网站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上歪曲、丑化、侮辱英烈形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年初,科技圈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风口区块链革命。尽管区块链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应用,但其可以自己发币相当于印钞机的ICO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热钱涌入,媒体和交易所被认为是区块链行业最赚钱又最没有政策风险的形式,疯狂的捞钱神话吸引了无数找不到工作的90后,短短半年出现了5000多个区块链行业公众号,获得融资的也有上百个,这是任何一个行业没有遇到的殊荣。

但是,大家很快发现,这个行业在目前唯一的价值就是发币买币,因此,几乎所有的区块链行业自媒体,都参与到了直接或者间接收割韭菜的浪潮之中,粉丝还不超过一千的公众号,发一个快讯就收5000,发个头条就收10000 。在早期的红利中,的确有部分发币方买单,但随着捞钱运动越演越烈,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以自称名下有N个上市公司不差钱的土豪老板玉红的XMX币破发,跌了1500倍为标志,区块链行业经历了疯狂的半年后,迅速进入寒冬。那些刚刚对外宣布自己是区块链媒体人的小编,也纷纷开始重新找工作。

5月,曾经陷入抄袭洗稿风波的自媒体@差评 对外宣布,获得了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这个消息被不少科技圈的媒体人认为是非常无耻,@三表龙门阵 发布了《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表示对此次投资的极度不满。@ Keso怎么看 则写了《给腾讯一个差评》,点名指出腾讯的价值观有问题。其他科技KOL也纷纷跟进,经不起舆论压力的腾讯很快回应了《一则声明》: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腾讯将协商退股。

6月开始,到10月中旬,曾经风光无限土豪成堆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出现暴雷潮,短短的几个月里,已有2000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或者失联等问题。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同时,也致使一大批金融财经类营销号业务大减,头部号的营收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样在六月,微信升级了6.7.0版本,对公众号入口做了全面的改变,由原来的名字罗列模式改为feed流模式,点击“订阅号”进去可以直接看到内容,所有订阅号的内容会集中展示。这个改变引发了圈内的热议,大家都担心阅读量会下降,为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朋友圈解析对阅读量没啥影响,但一个月之后,媒体发现安卓版6.7.2版内测时这个功能又改了回去。

2018721日,北京那场大雨六年之后,公众号@售楼处发表了一篇叫《疫苗之王》的文章,曝光了问题疫苗企业的发迹史,惹怒了无数的网民。尽管这篇文章后来被删除了,但却唤起了几乎全网的媒体跟进,愤怒的情绪像洪水猛兽般在社交媒体狂刷,不亚于当年大家吐槽北京那场大雨的舆论盛况。

这件事在短短48小时内惊动了国家高层,总理和主席都为此做了批示,很快,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对长春长生立案,各地的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查处问题疫苗,地方疾控中心公众号纷纷同步排查消息。事件的结果是相关责任人被批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罚款91个亿。影响巨大的“问题疫苗事件”似乎是自媒体走向衰落时一个强烈的回光返照。关于公众号自媒体的负面新闻,在接下来并没有停止。

8月,网络大V陈杰人利用自媒体以及网络炒作和夸大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负面,以此为要挟进行大肆敲诈勒索被抓,网上一片唏嘘。在同一个月,包括“火币资讯”、“金色财经网”、“币世界快讯服务”、“深链财经”、“大炮评级”、“每日币读”、“TokenClub”、“吴解区块链”等多个区块链公众号被封,行业进入寒冬加剧。

9月,国家版权局约谈了13家主流的网络媒体平台,要求他们加强版权建设,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着作权法基本原则,未经授权不得直接转载他人作品;依法转载他人作品时,要主动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来源,不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要积极与权利人及相关版权组织开展版权合作,完善授权许可机制,遏制网络侵权盗版。这意味着,那些靠抄袭和洗稿活着的营销号,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10月,在疫苗事件过去2个月之后。22日,《新民周刊》发文:自媒体黑幕背后「连锁反应」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人民网发文四评自媒体乱象: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新华社刊文:千字10元,靠改头换面做成大号——揭秘自媒体地下「洗稿」产业链;《新民周刊》继续刊文: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号年入千万;26日,央视新闻:这些自媒体太坑人,赶紧转给家人看看;1027日,人民网:重拳出击才能遏制自媒体黑恶化。

这种集体一致的声音,让人想起了2013年薛蛮子被抓前各大官媒对微博谣言的声讨,自媒体圈一时风声鹤唳,纷纷出来表态。随后,被官媒点名的@地产大哥、@上海好白相等多个大号被封。(摘自:虎嗅  2018-10-29

二、整治自媒体乱象需要长效机制

近几年,受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蓬勃发展影响,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给大众提供知识和信息来源的同时,乱象丛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引发了越来越多质疑之声。

10月下旬,一篇名为《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的长篇报道,详细揭露了一些自媒体如何凭借自身影响力,打着为粉丝维权的旗号,以敲诈勒索企业为营生的乱象。随即,人民网连发四评批自媒体乱象,用“没底线”、“唯利是图”等词形容批评时下的自媒体乱象。

监管部门也开始出手。1112日晚,国家网信办公布了近期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情况:全网处置了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约谈腾讯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并对其主体责任缺失、疏于管理和放任野蛮生长造成的种种乱象,提出严重警告。

从“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手法吸引眼球,到贩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等狠戳人性弱点,再到搜罗企业负面信息“有偿不闻”非法牟利,愈演愈烈的自媒体乱象确实亟须大力整治。不过,依靠封号或让自媒体平台严格把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被封号可以再开,甚至可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购买账号,且因数量之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管理方也难以一一甄别。

欲整治自媒体乱象,前提是对这种生态要有足够的了解。之所以能通过几篇文章滋生乱象,原因是自媒体也是“媒体”,或者说具备了媒体的属性与功能。只不过,我国新闻媒体都要经过严格审批并且有主管部门方能运营,而自媒体让一些个人、机构完全不需要经过审批手续便能开通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运营得好的能够获得数量可观的受众,完全等同于一个新闻媒体的运营模式。

在自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越发相似之时,一些无良新闻媒体为牟利而不择手段,发布软文大搞有偿新闻,打着舆论监督的名义大搞有偿不闻甚至新闻敲诈等乱象,都陆续移植到了自媒体平台。一些“大号”在地产、汽车、美食等圈里积累了相当地位,便有了大搞有偿新闻、敲诈勒索的资本。一知名汽车制造商公关部门甚至称,跟踪的自媒体账号多达几百个。且这些自媒体又缺乏一般媒体那样的日常监管,问题就越发严重。

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乃新闻媒体界的“公害”。一些无良自媒体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利用了企业息事宁人的心理,钻了企业与终端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其后果不仅坑苦了企业,对消费者也会产生巨大的误导。

因此,面对自媒体乱象,应该立法立规,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监管自媒体的主体。不仅要对无良自媒体号一关了之,对于触犯刑律的自媒体人,也要使其受到法律的惩罚。数年前,某知名财经网站曾发生一起敲诈一家白酒上市公司事件,轰动业内,监管部门不仅关停了网站,主要负责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当然,也不能把自媒体的种种乱象简单看成媒体问题。事实上,这是当下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缺乏规制的一个缩影,与百度竞价排名类似,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此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真正做到“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让互联网便民、利民的优势持续放大,同时进一步压缩其负面影响。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业态,与此前的互联网金融类似,当其乱象逐步显现时,就需要监管层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20181114日)

三、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治理永远在路上

不久前,一条“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谣言,从微信公众号“光祥财经”发出后,在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让与伊利公司相关的奶农、上下游合作商、企业员工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感到恐慌。24日上午,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宣判,两位造谣的自媒体作者分别获刑。

让“没底线”的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这一案例,还只是自媒体沦为“谣言集散地”“谣言放大器”的沧海一粟。清博研究院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而今年以来,从“企业家被抓”“企业家子女表白”之类的恶意中伤,到“明星出轨”“明星怀孕”之类的无中生有,再到涉机构改革、涉军涉警谣言兴风作浪,对当事方造成极大困扰,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

谣言四处传播,假话蒙蔽人心,这是任何法治社会都难以接受的。或是误导公众认知,或是毒害网络生态,或是消耗公权力形象,或是破坏市场秩序、伤害企业利益,无论什么形式的谣言,都极具社会危害。正因为这样,包括自媒体在内的网络参与者,都应当恪守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自觉做社会正能量的拥护者、支持者、奋斗者。

谣言止于智者,人人都渴望得到事实真相。但许多时候,自媒体造谣传谣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就是为了让谣言看上去“比真相还真”。有的靠耸人听闻、见所未见的标题和内容吸引关注,比如“黑人留学生轮奸女学生”“国民素质排名世界倒数”;有的蹭公众人物、时政新闻热点,比如“王某某表白马某某女儿”“明星赵某某怀孕”;还有的打友情关怀、健康提示牌,比如“全球43种燕麦片可能致癌”“某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超标”。套路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取点击量和关注度,继而从中渔获暴利。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辟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严惩网络谣言成为社会共识。自媒体不仅需要反“三俗”,更需“打假”“扫黑”。对那些僭越法律红线、撕裂道德底线的自媒体造谣者,对那些散布谣言、侵权他人的网络大V,对那些妄图通过谣言诋毁竞争对手的不法经营者,对那些想借助谣言进行商业营销、抬高自身名气的人,都应当依法予以严惩。

谁是滥用自媒体权利背后的黑手

这是一个自媒体井喷的时代,一些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动辄有数亿注册用户,而乱象也同样一点不少。我们发现,一些触碰底线的自媒体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以一个矩阵的形态出现。可以推论:互联网民意或者是舆情,在理论上都可以通过自媒体集合炮制出来。

实践中,自媒体已与商业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它们经常与电商结合,因为自媒体网红拥有庞大的流量,流量与关注度变现的快速渠道经常是售卖假货。

乱象还发生在黑稿和黑公关之中,个别自媒体矩阵已经成为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打手”,扶植自媒体团队,成为一些公司公共关系部门的重要工作业绩。以此带来的,往往是泛滥的各类黑稿,企业的商誉是这类自媒体诋毁的主要对象。

不良自媒体利用互联网规则和技术,肆意操纵控制舆论,其危害至少有三点:第一,被操纵和炮制的舆论覆盖了真实民意。第二,它分化了舆论场。第三,电商购物平台中存在的刷单刷信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传播、技术与法治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法不责众和舆论自由是个别自媒体的挡箭牌。不少舆论事件难以界定,而自媒体众口铄金,就出现了法不责众现象。即使是我国相关立法已较完备的情况下,仍存在大量违法违规问题,说到底还是执行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将法律法规融入到技术与大数据的使用中去,将信用、实名制、黑名单与自律融入到日常管理责任中去。

其次,滥用自媒体权利背后的黑手,不乏个别艺人团队、公关公司、不法企业等主体。在每次事件爆发后,即便是依法追责,也会有各种方式将行为人与背后黑手切断关系。这就留下了隐患,对待此类事件,必须一查到底,结合法律与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最后,舆论的阵地意识还需加强,有职业素养和法律底线的主流媒体不能缺位,不仅要适应媒体融合和技术革新,还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清理自媒体的灰度空间与“黑暗料理”

近期,有媒体爆料:一些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的自媒体公众号靠敲祚年入千万;有的自媒体靠洗稿做成大号,形成洗稿产业链,千字10元至30元找网络写手,将“爆款”原创文幸移花接木、改头换面,回流到内容市场,挣流量,赚广告费。其实,网络敲祚、洗稿之类的桥段,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只不过在不同时段上演不同花样而已。而且,网上恶之花的品种还很多,诸如谣言、水军、恶搞、色情、暴力、标题党之类,不一而足,这些品种的剧目,常常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会出现扎堆拥堵现象,释放出大量的雾霾和毒气,污染了网络空间,沙化了社会良俗,拉低了人性底线。

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杠杆,每一次技术发明,在被接入社会的时候,都存在技术与社会的博弈和相互利用,也就是说,技术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社会系统的大盘调整,甚至出现社会颠覆性的变革。与人类社会的历次技术革命相比,互联网技术革命的能级及其引发的震级,也是最大的,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系统的最大范围和深度的基因重组。究其原因,就是此前似乎还没有哪种技术,能像互联网这样如此深广地触及人性的欲求。

互联网深度连接人性,也把人性欲求能见度空前放大了,甚至扭曲人性的欲求,人性之恶也会恣意释放出来。在互联网技术没有大面积渗透到人类空间之前,人类社会经由长期的社会规训,人性恶被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节度内,一般不会发生塌方式的礼崩乐坏和人性危机。互联网技术地毯式普及开来,弥漫到社会各个角落,引爆了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直抵人性,把人性欲求大面积激活。在这种语境下,极易引发燎原式的行为失范。

好在,我们的反应机制是灵敏的,面对技术活性带来的形形色色漏洞,我们及时亡羊补牢,对网络灰度空间进行清理,整治花样繁多的“黑暗料理”,多管齐下,全方位规范诸种网络失范行为,把那些被互联网撩拨起来的欲火浇灭,将人性之恶挡在社会的安全线之外。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术在进步,技术活性也不断释放出来,新的网络“飞地”会不断出现,人性中善与恶的博弈会在新的网络空间上演,这就要求我们的网络治理永远在路上。(作者:谚路)(作者:上海法治报  20181026日)

四、规范自媒体乱象不妨从这三方面入手

日前,国内首例因视频网站“刷量”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在沪宣判,引发广泛关注。流量造假、内容侵权等现象在自媒体平台上并不鲜见,也由此形成了体量巨大的“黑色产业”。

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达378亿元;在2017年营运类微信公众号行业刷量行为调查中发现,86.2%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有过刷量行为。

自媒体之所以热衷于刷量,源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积蓄了大批稳定用户,而通过刷量既可人为制造出人气爆棚的虚假繁荣,又能营造自媒体自身“良好”的社会传播价值,吸引各类广告的投放,更能让不明真相的读者不自觉地下载和关注。这样一来,对于运营自媒体的机构和个人而言,自然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靠“流量”获得不菲的广告收入,甚至是公众的付费阅读收入、流量费收入等收益。

笔者认为,各类自媒体之所以会出现刷量、侵权等不良现象,一是自媒体注册门槛低,一定程度上给自媒体造假创造了条件;二是针对自媒体的监管主要依靠自律和平台监管,尚缺乏源头制度性、法规性的常态化全面监管,自媒体的违规违法成本较低;三是自媒体数量十分庞大,目前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个,无疑给相关监管带来了难度。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防范自媒体乱象就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给自媒体带上“紧箍咒”。

首先,建立自媒体注册保证金制度,让自媒体不愿作假。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其成功注册的门槛之低无疑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自媒体即便造假被关闭,其付出的成本仍然是非常低廉的。因此,要避免自媒体造假当务之急要把好“入口关”,可以通过建立注册保证金制度,提高注册门槛,从源头上打消自媒体造假的念头。

其次,制定自媒体的合法收入标准,让自媒体不想作假。当前,阅读自媒体文章收费五花八门,且自媒体广告发布收费各自为政,阅读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判断如何付费才合理合法。自媒体运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以低收费为诱饵先引入付费读者和广告发布者,再以继续阅读或长时间发布广告等为条件变相提高收费,令人防不胜防。为此,需要相关行业组织制定自媒体行业合法收费的标准,规范自媒体的收费行为,从收入源头确保公众利益不受损。

再者,切实强化自媒体全面监管,让自媒体不敢作假。自媒体造假、造谣、侵权等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自媒体平台内容输出的质量、原创者的创作热情,又伤害了行业生态、消耗了公众的信任,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社会影响。为此,亟待监管部门出台举报奖励措施,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络平台,让自媒体的造假行为第一时间得到查处。同时,对造假自媒体不但要关闭并没收注册保证金,还要加大监管惩治力度,如可按造假所得给予双倍罚款,对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自媒体应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在监管源头规范自媒体行为。(作者:雷振华)(摘自:中国商报  201894日)

五、要给自媒体套上法治的笼头

要给自媒体套上法治的“笼头”,做到监督常态化、执法刚性化,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

互联网传播带来的便利,使人人握麦克风、个个当传声筒成为可能,不少人从中嗅出商机,催生出日益活跃的“自媒体舆论场”和日益繁荣的“自媒体经济”。借助网络便利,或展示自己的才艺、思想,或行使表达权、监督权,或分享资讯、技能等资源,无疑有助于推动进步、促进发展、共建文明。可现实中极少数自媒体却不择手段,频频挑战公序良俗、公共秩序、道德法律的底线,恣意破坏网络秩序、污染社会风气、威胁网络和公共利益安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不能成为随心所欲、任性胡来、无法无天的名利场。极少数自媒体不讲原则、任性而为,模糊公众认知、毒害网络生态、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既为广大民众所不齿,更为国家法律所不容。尽管国家修订相关法规明确了网络言行的边界和责任,某些违规违法自媒体也受到依法制裁,仍不乏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铤而走险者,甚至衍生出借谣生利的灰色产业链,采取更果决有力措施予以遏制和打击,是民心所向、刻不容缓。

自媒体要有“敬畏心”。敬畏公德,敬畏法律,敬畏国家利益,是每个人必备的公民素养,网络公民当然不能例外,被视为网络“公知”的自媒体理当以更高的道德、法律和政治站位,秉持敬畏之心和责任担当,讲规矩、守底线、传递正能量,而不能违背良知和准则,自我放纵,为所欲为,为扬名逐利做负能量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否则,终究要被网民唾弃、被法律制裁。

网民们要当“啄木鸟”。自媒体林林总总,往往鱼目混珠、真假难辨,要做到不被无良自媒体蒙蔽、利用和毒害,就要增强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时刻擦亮眼睛、绷紧神经;造假、有毒自媒体无孔不入、防不胜防,谁都可能深受其害,每个人都不能做看客、更不能当“搬运工”、做“二传手”,而要勇做“啄木鸟”,积极举报、勇于抵制,捍卫阳光、洁净的网络空间。

监管者要念“紧箍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监管、严格约束、严肃执法,才能倒逼规制自媒体守规矩、守边界、守底线,有效遏制极少数自媒体娱乐至死、任性妄为的乱象。要给自媒体套上法治的“笼头”,做到监督常态化、执法刚性化,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社会各方要增进共识、整体联动、合力而为,有法必依、违规必究、追责必严,令其不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摘自:贵州日报  2018111日)

来源:陕西省图书馆

六、话说“廉洁”习近平讲给党员干部5个廉政故事 阐释为官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高手,他喜欢用生动的故事来传情达意。这些故事充满中国智慧,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一起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给党员干部的5个廉政故事,从中体会为官之道。

 

正考父“三命而俯”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628日)

【解读】正考父的谦虚低调、清正谨慎,犹如一道对权力诱惑的思想防线,确保了个人不逾矩、权力不越轨。习近平讲述“三命而俯”的故事,意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

 

“亡国之音”的警示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作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很多地方,大搞“五子登科”,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彻底丧失了人心,最后很快就被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赶跑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122日)

【解读】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是衰败的前兆。以陈叔宝“亡国之音”警示骄奢淫逸的危害,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提醒坚守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告诫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借古警今、借诗言志,让党员干部对作风问题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霸王别姬

我们党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中国没有一种政治势力能够取代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就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2013711-12日)

【解读】习近平从党的执政基础和生死存亡高度看待作风问题,强调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他以“霸王别姬”的故事警示党员干部,不解决好作风问题,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就会出现亡党亡国的悲情时刻。

  

张伯行《却赠檄文》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318日)

【解读】以张伯行的行止事迹说明,小事小节是恪守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良好作风是在小事小节中建立起来的。习近平全文引用《却赠檄文》,警醒全党谨记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道理,因为“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

  

杨震四知拒金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东汉人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为报答当年提携之情,白天空手去见了杨震,晚上则准备了十斤金子想送给杨震。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很惭愧。杨震为官清廉,有老朋友、长辈劝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用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这就是一种觉悟。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16日)

【解读】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他讲述杨震“四知拒金”、把清廉留给子孙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有觉悟方能辨是非、明公私,有觉悟方能养正气、祛邪气。(据《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人民出版社20175月出版)

汉中市图书馆网址:http://hanzhong.sxplsc.org.cn欢迎大家登录